中国足球观察|青春需要积极宣扬 青春无需过度吹嘘
4月4日凌晨,2025年U17亚洲杯结束了小组第1轮的争夺,中国U17国少1:2不敌东道主沙特队。以此战为时间节点,在过去短短一年多时间里,中国足球从国家队到国青队再到国少队,遭遇了与沙特的四连败。
开场12分钟,守门员依合散的出击失误送礼;上半时伤停补时第3分钟,防守漏人达格玛轻松破门,上半场结束沙特国少就2:0领先,早早终结了胜负悬念。原本计划中的开门红,变成了比赛结束后显示屏上刺目的1:2,让人不禁唏嘘不已。同时,也引发反思,2024年10月预选赛上意气风发甚至全场压迫韩国国少的那支国少哪里去了?
比赛结束后,大家将胜负的原因归结为守门员失误让球队过早陷入被动,同时也一再强调球队缺乏大赛经验,比赛时出现心态问题,导致输球。U17国少的跟队记者更是指出,东道主耍“盘外招”,在法赫德国王体育城体育场的副场安装了摄像头,球队一举一动都在沙特人的监控范围内,毫无秘密可言。
然而,上述都不是U17国少输球的主要原因,关键还是自身实力不够,球队临战自我调节能力不足。全场比赛,沙特队并没有表现出高人一筹的实力,而U17国少的两粒失球,都源于自身失误。球队在伤停补时第8分钟的进球,是魏祥鑫个人能力创造的,而非球员之间的娴熟配合。本场比赛的大部分时间,国少大量使用长传转移战术收效甚微。
于是输球变得并不意外,1:2也只能被迫接受。于是,赛后铺天盖地的惋惜声席卷网络,与之前的大肆宣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这也是近年来中国足球报道的一种惯性使然,短平快的报道习惯于成王败寇,习惯于直击“爽点”。以国足为例,主教练伊万科维奇在过去一年多的任期内就曾出现了唱衰到吹捧,再到唱衰的一波三折。谈及青少年足球,则表现为疯狂造星,某个年轻球员在一场比赛中表现出色,就可能被网络自媒体吹上天,球队也是如此。艾比布拉、布尼亚明、魏祥鑫等球员固然在亚洲同年龄段的球员中表现不错,但并没有主宰比赛胜负的能力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?中国足球苦落后久矣。自2002年世界杯以来,成年到青年再到少年,各级球队亚洲战绩全面落后,中国足球的国际足联排名不断下滑。国际足联2025年4月公布国家队最新排名,国际足联第94位、亚洲第14位,又一次新低。于是当青少年级别国字号球队再次征战亚洲时,大家寄予了厚望,希望中国足球青年能够迅速成长起来,交出满意答卷,带领中国足球走出低谷。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,中国足球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。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,青春需要积极宣扬,给他们以成长的信心,同时需要脚踏实地,过度吹嘘只会是拔苗助长适得其反。我们耳熟能详的《伤仲永》,方仲永从“邑人奇之”到“泯然众人”,就是很好的前车之鉴。
所以,我们更应该基于中国足球当下的现实位置,以更加务实的心态去面对成长和追逐。一年多时间里,从国足到国青再到国少,遭遇与沙特比赛的4连败,说明我们距离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沙特并不是亚洲一流强队,在国际足联最新一期的排名中,沙特位居亚洲第7,也就是二流中游位置。在日、韩领跑亚洲情况下,沙特足球即便在“金元足球”加持下,联赛关注度不断提升,但其国字号球队仍停滞不前。就是这样一个对手,我们都不能战胜,又谈什么新星涌现,追韩赶日呢?对当下的中国足球而言,更重要的是不断夯实青训基础,提升职业联赛水平。当我们的年轻球员能有更多的职业联赛锻炼机会,当我们的年轻球员能够在欧洲联赛中真正有自己的一席之地,那个时候再来大声宣扬,也许更为合适。至于当下,我们不仅要仰望星空,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。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胡锐凯 图据 亚足联官网 新华社 责任编辑 刘春春
